重建和巩固(1949-52年

在最初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经历了三个关键的转变:从经济萧条到经济增长从政治解体到政治强大,从军事统治平民统治。决心和功能在这最初的几年里,中国军队在1950 - 1953年在朝鲜半岛对联合国军队所表现出的令人尊敬的表现(在一个世纪的军事耻辱之后)为中共提供了一个民众支持的蓄水池,这将是多年来的主要政治资源。

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争1950年10月对抗联合国军队。北京感受到联合国部队向北推进的威胁,并试图通过威胁干预来阻止他们。然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当联合国部队抵达中国边境时,北京方面采取了行动。到1953年7月敌对行动结束时,大约三分之二的中国作战师在朝鲜服役。

在三年的战争中,一次“抵抗”美国“援助朝鲜”运动将外部威胁的气氛转化为牺牲精神,并在国内强制实行爱国主义紧急状态。1951年批准了《镇压反革命条例》警察行动反对持不同政见者和可疑团体。针对反共分子、土匪和政治对手的运动也受到压制。最大的宣传的当属北京出兵西藏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介入朝鲜。其独特性和世界声誉藏文文化就是要对共产党巩固政权的努力进行一次严峻的考验。1959年,在与中国政府发生零星冲突后,藏人开始造反,北京以武力回应。

1950年的土地改革法财产农村地主的全部财产被没收和重新分配,实现了对农民的承诺,粉碎了封建或半封建的阶级。汉奸的财产,“官僚资本家”(特别是“四大家族”的民族主义党[国民党]——孔氏、宋氏、蒋氏、陈氏)和部分外国公民也被没收,这有助于终结许多实业家的权力,并为工业化提供了经济基础。提高产量的计划开始了,并为长期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与这些计划同时进行的是争取民众支持领导层的大规模努力。这样的行为婚姻法(1950年5月)和工会法(1950年6月)象征着与旧社会的决裂,而群众组织和政权的“运动风格”则戏剧性地表现了新社会。

在1949年至1950年期间,对城市的政策集中于恢复秩序,恢复经济,最重要的是,从城市经济中挤出灾难性的通货膨胀。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中国共产党试图纪律劳动力,赢得资本家的信任,以及实现严厉的财政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这些政策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到1950年后期,许多中国城市居民认为中共领导层是必要的改革者。事实上,许多资本家都相信它们“对生意有好处”。

但是,从1951年开始,共产党的革命议程开始在城市中被感受到。一个1951年初,镇压反革命运动对许多前秘密社团、宗教协会和国民党领导人进行了暴力镇压。1951年底至1952年初,三次重大政治运动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深入到重点城市地区。的“三反”运动针对的是那些与中国资本家走得太近的共产党干部。的五反运动针对的是资本家本身,以贿赂、逃税、盗窃国家财产和经济信息以及在政府合同中作弊的罪名将他们拉进了阵线。最后,思想改革运动使大学教授们感到谦卑,并标志着从西方到西方的转变的转折点苏联对中国大学课程结构的影响。

国家政治巩固的压力和代价高昂的朝鲜斗争产生了重大后果。的几个省满洲(现在被称为东北),工业和军事力量越来越集中,苏联经济顾问和中国技术专家队伍中的关键人物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鉴于广泛的经济基础设施被日本人遗留在该地区和朝鲜附近。此外,中国东北长期以来一直是苏联的利益地区。

高岗在中国东北,除了他的权威的他还影响了北京的决策。他策划了“三反”运动,并率先将苏联的技术应用于中国的工厂管理和管理经济规划.1952年底,他到北京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些方法。据称,高虎城与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和其他高级官员密切合作,试图大幅削弱潜在竞争对手的权威刘少奇而且周恩来他们都是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成员。随之而来的权力斗争持续了一年多,反映了一种潜在的裂缝在中国共产党。高本人早就是农村根据地的人,而刘和更多地与1949年前在“白区”(中共控制之外的地区)的工作联系在一起。1949年以后,根据地的老兵们认为,他们得到的高级职位比他们在荒野中奋斗所应得的要少。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1955年3月)宣布高氏集团失败后的几周内,北京批准了拖延已久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严格意义上包括1953年至1957年)。那年夏天,积极开展农业项目集体化以及工业的社会化商务被采用。

1949年至1952年期间,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力发生了变化。官方批准的影响已经被毛在访问莫斯科在1949年12月中旬到今年三月,是正式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于1950年2月14日)。多年后,中国指责莫斯科没有根据该条约给予北京足够的支持,让中国在朝鲜几乎独自面对联合国军队。怀疑苏联是否愿意帮助中国的种子已经埋下。此外,据称高钢所犯的错误之一是他热衷于使用苏联顾问和推广苏联经济模式进行管理。肃清亲高氏分子后,苏联采取措施减少对中国的直接控制,包括就苏军最终从亚瑟港撤出达成协议(Lüshun;1984年起为大连市一部分)至1955年年中。莫斯科的证明有义务的这些变化,如苏联长期领导人的去世约瑟夫·斯大林促使苏联为结束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做出了新的努力。苏联模式对中国的适用性,以及这种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可能成为苏联操纵中国的借口,开始受到质疑。

然而,苏联影响力的潜在削弱被苏联在其他领域日益增长的活动所抵消。中国军队按照苏联的路线进行了重组,更加强调重型火力和机动性。苏联文本和宣传物资大量涌入该国。苏联早些时候提供了3亿美元的信贷(1953年用完),随后在1954年提供了一笔较小的发展贷款(1956年用完)。根据这些援助计划,苏联为大量工业项目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苏联在中文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外交政策中国似乎接受了莫斯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北京与苏联协调,全程支持革命活动亚洲和反对妥协与中立主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