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屏和立体图片

直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屏幕的形状,或纵横比(表示为帧宽与帧高之比),通常是1.33比1,或4比3。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比率标准化为1.85:1美国欧洲为1.66或1.75:1。这些稍宽的图像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的电影但是投影仪的光圈更小,焦距更短。

许多人都觉得,虽然视野边缘的视觉通常不会为眼睛提供太多信息,但它确实大大增加了视觉信息错觉当现实出现的时候。因此,曾经有一段时间,电影制片人试图引入极其广泛的格式。早在1929年,“宏伟”电影使用70毫米胶片而不是标准的35毫米胶片,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1952年发生了一次激进的进攻宽屏投影的形式全景电影这部电影使用了三台投影仪和一块曲面屏幕。视野的扩大极大地增加了对现实的错觉,尤其是在乘坐雪橇这样令人兴奋和壮观的主题时。有一些技术问题,包括必须在雪橇或其他载体上以正确的角度将三个相机固定在一起,三个独立胶卷的同步,以及在屏幕上连接边缘的图像结构和亮度的匹配。1963年之后,Cinerama用70毫米胶片取代了它的三部胶片制程变形系统,纵横比为2.75比1。

采用变形透镜进行宽屏投影宽银幕电影镜头在1953年。变形光学系统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拍照时的放大倍率不同。镜头似乎在挤压图像,因此在胶片上,人物显得又高又瘦。投影仪上的一个透镜可以逆转这种效果,这样屏幕上的图像就会恢复正常的比例。

1955年Todd-AO介绍了一种更宽的胶卷(在65毫米的底片上拍摄,然后在70毫米的正片上印刷以进行投影)良好的跟踪补充道。像变形系统一样,更宽的格式可以通过一台投影仪实现。Todd-AO的前两个作品,俄克拉何马州!(1955)和80天环游世界(1956),以每秒30帧的速度制作几乎无闪烁的图像;70毫米的电影现在以每秒24帧的速度拍摄和放映。

游乐园和世界博览会经常有360度投影。第一个系统是在迪斯尼乐园1955年的游乐园。起初,放映使用了11台16毫米放映机和屏幕,后来使用了9台35毫米放映机。观众站在中间一个低矮的平台上。结果非常逼真。在一个场景中,从旧金山的缆车上看风景,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在弯道上弯腰,就好像他们真的在缆车上一样。然而,这种格式在一般讲故事方面用途有限。

在20世纪80年代,提高图像质量的努力有两条路线:提高帧率(Showscan以每秒60帧的速度运行)或增加整体图像的大小-高度和宽度(IMAX和Futurevision)。在这些格式中,音轨通常打印在单独的磁条上。

另一个旨在改善电影中真实幻觉的项目是立体摄影。”三维“电影使用两个摄影机或一个摄影机两个镜头。透镜的中心间隔为21/2到23./4间隔几英寸来复制位移在观众左右眼之间。每只眼睛在正常视力下看到的不同景象,每个透镜所记录的景象略有不同。

尽管很多人都在努力创造“不戴眼镜的3d”(特别是在苏联,多年来一直使用垂直板条屏幕),但观众必须戴上两种特殊眼镜中的一种才能观看3d电影。在早期的浮雕系统中,眼镜的一个镜片是红色的,另一个是绿色的(后来是蓝色的)。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是两个略微偏移的图像,一个是红线,另一个是绿色。眼镜的每个镜片都变暗其相反的颜色,这样每只眼睛只能看到为它准备的图像。

宝丽来该系统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用于商业3d电影,其基础是由美国发明家开发的一种偏光材料埃德温·h·兰德在1932年。在这种方法中,称为自然视觉在美国,两部电影是用镜头记录的极化不同角度的光。观众戴的眼镜上的镜片也有类似的偏振,因此每个镜片都能看到相应的景象,而挡住另一个。早期版本的宝丽来3-D使用两个联锁投影仪来同步两张图片。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复兴的系统,将左右部件垂直堆叠在两个链轮孔高的半框架上。图像通过镜子和/或棱镜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