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即形式

形式主义的位置

与上述所有关于艺术功能的说法相反的是另一种特别属于20世纪的说法,即艺术作为形式的理论,或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注意它所反对的东西来最好地理解:作为再现的艺术,作为表达的艺术,作为载体的艺术真理或者知识道德改善或社会改善。形式主义者并不否认艺术能够做这些事情,但他们认为,艺术的真正目的被它被创造出来做这些事情所颠覆。“为艺术而艺术,不是为生活而艺术”是形式主义的口号。艺术是用来欣赏和品味的,用来感知线条和色彩、音乐音调、文字以及这些组合的复杂安排。通过这些媒介,的确可以表现世界上的物体,描绘生活中的场景,表达生活中的情感,但这些都与艺术的主要目的无关。的确,艺术不太适合讲述故事或表现世界,而更适合在艺术媒介中呈现颜色、声音和其他事物,只是为了它们本身。

例如,大多数声称喜欢绘画的人,并不把它们当作一种展示,而是把它们当作生活中事物和情境的再现。因此,他们的反应并不是艺术独有的,而是一种把他们带回生活情感的反应,一种把他们带回生活情感的反应。他们本可以用艺术把他们带入一个不熟悉艺术的人所不知道的纯粹形式的领域,但他们却用艺术把他们引导回生活的感觉和处境。因此,根据形式主义者的说法,这些观众错过了被带入一个纯粹的新鲜世界的机会审美只从作品中体验和获得他们带给它的东西:他们用作品来回忆熟悉的经历和情感。

那么,应该把什么从生活带到艺术中去呢?对生活的挣扎和情感的了解?至少知道人是什么样的,以及视觉对象是什么样的?甚至不是这些东西,因为它们也会碍事。代表性本身并不坏,只是无关紧要而已。只有当表现形式作为形式是令人满意的,并有助于一般抽象设计时,才能说它在美学上是重要的。

大多数形式主义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视觉艺术上。的先决条件他们认为,要欣赏这一点,就要有形式感、色彩感和三维空间的知识(最后一个是必需的,因为否则一个立方体,例如,就会出现在一个绘画作为一个平面模式,将无法发挥建筑的作用,为它)。有了这一点来自生活的知识,他们就有了欣赏视觉艺术所需要的一切(就艺术之外的世界的知识而言)。有了更多的武器,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从艺术的崇高转移到更平易近人的人性关怀(比如再现)上。剪了毛的有了这些无关的知识,用对无关概念一无所知的眼睛来欣赏绘画,观众就可以直接看到绘画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东西——形式和色彩的复杂排列——由于迄今为止无法解释的原因,它们有能力用与生活的情感完全不同的情感深深地打动接受者。

形式主义者对音乐同样的道理:不仅表现(节目音乐)被排除在外,而且整个人类情感领域也被排除在外——不是纯粹形式的沉思所能给予的感觉,而是生活的感觉,比如爱或恐惧。至于文学在所有的艺术中,文字扮演了一个角色(歌曲,歌剧戏剧形式主义的立场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形式主义者很少试图将他们的理论扩展到文学。文学的媒介是词语和句子,词语和句子不仅仅是噪音,而且是有意义的噪音,这些意义不可避免地与对象、行为、品质和生活状况有关。作为声音,文学是一种可怜的东西——作为意义的综合体,它可以是深刻而美丽的。没有了这些,文学可能就不复存在了。文学确实具有形式性质——戏剧可以像戏剧一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赋格曲或者是一部交响乐——但是欣赏它绝不能仅仅由这些形式属性构成,原因就在于这种媒介的本质。文字的作用是表现形象、意义和情感,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语言艺术不可避免地具有人文色彩。无论词语的声音中有什么感官上的美,都是轻微的、次要的;绘画却不是这样,色彩、线条和空间自成一种美,除了它们自己以外不需要任何东西来满足眼睛。